济青高铁潍东上行联络线两座连续梁成功合龙

内容摘要  济南11月16日电 (记者 沙见龙)由中铁十局承建的济青高铁潍东上行联络线跨蓝天路连续梁及跨省道222连续梁,于16日顺利实现合龙。此次两桥合龙标志着该联络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为济青高铁与津潍高铁的后续“牵手”奠定关键基础,更为青

  济南11月16日电 (记者 沙见龙)由中铁十局承建的济青高铁潍东上行联络线跨蓝天路连续梁及跨省道222连续梁,于16日顺利实现合龙。此次两桥合龙标志着该联络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为济青高铁与津潍高铁的后续“牵手”奠定关键基础,更为青岛、东营、滨州等城市间的互联互通注入强劲动力。

图为大桥合龙现场。郭小宁 摄

  作为连接济青高铁与津潍高铁的重要纽带,潍东上行联络线桥梁全长1307米,涵盖37孔简支梁及1联连续梁。其中,跨蓝天路(48+80+48)米连续梁紧邻既有济青高铁,最小线间距仅20.64米,施工区域横跨潍坊市主干道蓝天路,交通繁忙、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突出。而济青高铁潍东上行联络线跨省道222连续梁全长177.5米,邻近高铁线路,施工条件复杂,是全线综合难度最大的连续梁之一。

  施工过程中,中铁十局项目团队科学统筹,精细组织,针对交通密集、场地受限等难题,周密部署混凝土运输路线与设备布局,合理安排夜间施工,有效规避交通高峰,确保施工高效推进。浇筑完成后,团队运用电热与蒸汽联合养护技术,并安排专人全程监控,有力保障了混凝土质量与结构安全。

图为大桥合龙现场。郭小宁 摄

  项目团队坚持创新引领,运用“刚性隔离+智能监测+协同管控”三位一体的综合技术体系,对施工过程实施全方位、智能化管理,关键工序实施精准控制,应用指纹电焊机、无线测温仪、自动喷淋养护等先进设备,有效防控混凝土裂缝,提升结构耐久性。合龙阶段,项目团队通过专项论证、全过程旁站、优选施工时段与一次成型工艺,并依托高精度定位与智能监测系统,最终实现桥梁毫米级精准合龙,达成安全质量双优目标。

  潍东上行联络线的建设,是胶东地区高铁“成环”的关键落子,也是山东省“四横六纵”高铁网络拼图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它不仅延伸了济青高铁的服务半径,使其由单一干线升级为辐射整个胶东半岛的“高铁枢纽轴”,更构筑起“济青主轴+胶东环线”的复合通道格局,有力推动“一小时生活圈”从蓝图走向现实,标志着山东高铁正式由“线路时代”迈入“网络时代”,为“轨道上的山东”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完)

【编辑:张子怡】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