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皇是谁(唐明皇,唐玄宗,同一个人为什么有两种称谓)(唐明皇是叫什么名字)

无论是称唐明皇,还是唐玄宗,我们都知道,这人就是李隆基,开元盛世,将唐朝国运推向辉煌,也是他,“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引发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的罪人。当然,今天不是要去评判他的功过是非,是要说说,为什么我们对他有两种称呼,其中有什么讲究吗?

夜半无人私语时

作为封建时代的君王,什么东西,都是特享,用品器物,御用;衣服范式,御用;建筑规格,御用;花纹颜色,御用……反正一条,皇帝需要的,只能他一个人专享,他的名字,称谓,肯定不能乱来,说错了,用错了,那是掉头之罪。明皇,玄宗,不仅仅是记号,那是权位,尊贵,也是忌讳,必须小心。

天生丽质难自弃


现在当然没有讲究了,你怎么称呼,随你的便,可是也不要弄出一些电影、电视剧里,动不动就把活生生的皇帝,称作某宗某祖。李世民还活得好好的,臣子们就称他太宗,那就是把活人说死了,历史课硬是要好好复习复习。


隋以前,皇上都有谥号

  • 称呼某某宗某某祖,是这位皇帝的庙号。殷商开始,有功德、有作为的皇帝死后,就会在祖宗的太庙里,开辟一间庙室,由继位的皇帝去供奉。每一个庙室都有一个名称,也就是庙号。周朝,汉朝,都是如此,在庙室里挂上逝去皇帝的画像,摆上牌位,香火祭祀。因为必须是生前有作为的皇帝才有资格开辟庙室供奉,不是每个皇帝都有,所以,隋以前的皇帝,多称谥号,这是每个皇上都有的,例如汉文帝,汉武帝,周文王,周武王。

唐以后,皇上都有庙号

  • 到南北朝,皇帝的庙号就滥用了。唐以后,不管你懦弱无能,还是雄才大略,每一个皇帝都有了庙号,例如唐中宗,宋太宗,后世就只称其庙号,而不称谥号。不称谥号,还有一个可以一笑的原因,那就是谥号的字数。隋以前,皇上们的谥号字数很少,例如,汉元帝,汉平帝,光武帝,但是,之后,皇上们的谥号,就放飞了自由。聊举几例:

  • 李 渊:庙号高祖;谥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 李世民: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 李 治: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 李 显:庙号中宗;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 李 旦:庙号睿宗;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这些皇帝的谥号的字数还是少的,唐宪宗的谥号,“昭文章武大圣大光孝皇帝”,十一个字;宋理宗的谥号,“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十八个字。你想称呼他们的谥号,实力不允许啊!

所以,唐以后的皇帝们,只能称呼庙号了。只有唐玄宗是个例外,他的谥号,“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史书上称呼他庙号,“唐玄宗”,民间却习惯称他谥号“唐明皇”。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关于庙号和谥号,小的说了一大通,看官可能还有点懵,什么跟什么啊。别着急,小的教您一个巧法子,就能轻易区别庙号和谥号。

庙号都是某某祖某某宗,称谓以“祖”、“宗”杀尾,就是庙号,也就是说,祖、宗是庙号;称呼不是某某祖某某宗的,就是谥号,记住了吗!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