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弹之父是谁(导弹这个名字竟出自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是谁 ?)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中国导弹之父,许多人想不到的是,他还是位“起名大师”。钱学森诞辰110周年 1956年,钱学森回国后不久,开始筹建我国的航天事业,起草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当时还没有“导弹”一词,同时为了保密,钱学森用“国防航空工业”代替了“火箭导弹”。 导弹最初的中译名有三个:分别是“火箭武器”“可控火箭”,以及“飞弹”。 钱学森细细考究起来:“火箭武器”显得太笼统;“可控火箭”只是说明飞行中的火箭可以控制,并没有说明火箭上装有弹头爆炸物;“飞弹”只能说明“弹”会“飞”,没有表达出可控的意思。 针对当时国内报纸把导弹翻译成“飞弹”的情况,钱学森在一次演讲中说:我想最好把飞弹改成为导弹。所有的弹,不管是炮弹、枪弹都是飞的。我们讲飞弹与炮弹不同,就是它在飞行过程中是有控制的,或者是有制导的,让它去什么方向是在控制之下,所以叫导弹就比较合适一点。 钱学森对于科学名称的中译名总是反复推敲,相当严谨。他首创的“导弹”一词,说明了两层含义,既表示可以遥控,可以引导,又表明是一枚炸弹。(杜名馨 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

来源: 科技日报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