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机构乐观预判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Wind

梳理国内外机构近期研报发现,机构普遍对A股2月和3月的行情持乐观态度,特别是在科技领域和政策预期方面。多家机构建议投资者关注AI应用、新兴消费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同时留意政策变化和国际资金流动对市场的影响。

国内机构:“春季躁动”加速

中信证券近日发布报告表示,关税扰动落地后,外部风险在4月前进入平静期,“春季躁动”时间窗口更加清晰。国产AI重估成为重要情绪催化,国内宏观政策因素暂时淡化,产业信息和情绪的定价极为迅速,交易更加极致。

对于市场流动性,该机构认为,A股短期资金面增量相对有限,中长期资金入市进程和机制更值得关注。相比之下,港股的流动性改善空间更大,进攻属性增强,战略配置地位提升。

谈及行情重心上述机构称,“春季躁动”进入加速阶段,港股的流动性改善空间边际上优于A股,行情重心更偏港股。

中信建投在近期报告中指出,宏观层面,2月处于宏观经济数据和政策真空期,预计后续国内政策将以稳经济为主,财政和货币政策双发力。两会临近,政策预期将成为市场的重要指引方向。

中观层面,科技进展迅速,春节期间新消费、电影票房表现亮眼。美国关税政策好于市场预期,市场风险偏好有望回升。

建议积极把握“春季躁动”行情,重点关注AI应用、机器人、新兴消费等快速成长方向。

东吴证券指出,节后海外经济政治不确定性阶段性落地,内部政策预期有望升温,降准可能性加大,财政政策的取向和力度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在流动性充裕及政策想象空间打开的背景下,节前偏弱的市场情绪为后续预期的再度修复提供了空间,行情有望“躁动”演绎。

海外机构:做多中国股票

国外机构方面,高盛认为,DeepSeek的崛起为中概科技股带来了中长期价值重估的机会。高盛维持对MSCI中国指数的超配评级,预计该指数今年将上涨14%,乐观预期下涨幅甚至将达到28%。

高盛同时指出,A股在硬技术方面的权重相对较高,但近年来也在积极布局AI应用领域。因此,A股也将受益于AI软技术的发展,软技术领域的股票将更加领先市场。高盛强调,目前中国的政策周期已经从预期过渡到实施阶段,细节和行动是接下来稳定增长和支持企业盈利的关键要素,并将推动股市进一步上涨。

美国银行策略师预计,美国股市在2025年初停止了持续上涨后,其领先优势将继续消退。与此同时,建议做多中国股票,因为预计贸易和科技战不会升级。

美国银行还预计美国国债收益率将降至4%以下,因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希望解决政府支出问题,阻止债务螺旋式上升,同时也希望国会批准他的减税计划。

德意志银行则强调,2025年将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崛起的一年,中国股票估值折价的现象将消失。A股和港股的牛市周期已于2024年开启,有望持续下去并超过此前高点。全球投资者普遍低配中国资产,未来需要调整投资组合,以避免错失中国市场的增长机会。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预计,随着更多政策推出,市场情绪扭转,A 股将迎来新一轮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净流入,对 A 股在 2025 年的表现保持乐观。

摩根士丹利首席投资官Mike Wilson的观点则比较谨慎,他认为要注意2月和3月A股市场可能面临的市场波动风险。由于美股科技股存在高位回调的风险,这可能加剧全球市场的波动。另外,包括宏观经济前景、关税政策、地缘政治因素、汇率波动以及市场情绪的变化等,也会导致市场波动。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