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如何先行?浙江推进“产业链”化身“共富链”

内容摘要  中新网杭州1月16日电(邵燕飞 周健)在经济大省浙江,乐清电气、永康五金、慈溪家电等“块状经济”成为省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令人惊艳的农村,茶叶、竹木、杨梅等“土特产”化身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当下,浙江被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中新网杭州1月16日电(邵燕飞 周健)在经济大省浙江,乐清电气、永康五金、慈溪家电等“块状经济”成为省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令人惊艳的农村,茶叶、竹木、杨梅等“土特产”化身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

  当下,浙江被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使命。将特色“产业链”演变成“共富链”,成为该省勇担重任的关键一招。在连日来召开的浙江省两会上,浙江省人大代表纷纷建言,为该省进一步探路“产业共富”出谋划策。

  就在近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2024年县域10亿元以上“土特产”全产业链名单,产业链数量达126条。着眼其中,鼓起百姓“钱袋子”的好事随处可见——乐清的铁皮石斛,被开发出“石斛+”周边产品300余个,2023年带动5多名农民增收致富;云和的雪梨,“农文旅”融合发展,成为山区农民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梨农采摘云和雪梨。   云和县委宣传部 供图

  为了让“土特产”继续铺就富民增收路,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宗泰家禽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秀秀建议,针对有集聚效应的“土特产”产业,政府应当出台农业新质生产力鼓励政策,推动农业产业绿色高效发展,同时加强对地标“土特产”的产业品牌打造和推广力度。

  “土特产”长于乡野田间,可谓是“第一产业”中的“优等生”,而“块状经济”则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在之江大地星罗棋布,以“星星之火”点燃共富“燎原之势”。

  在“中国鞋都”温州,鞋类共富工坊遍地,众多村民在“家门口”从事鞋类生产加工等工作,增加日常收入;在“中国羽绒服之都”平湖,当地引导农户、外来务工人员等低收入人员,参与到服装业收发快递、物流仓储等上下游工序中;在“中国电气之都”乐清,电气企业与村社结对,通过“设备下乡+来料进村+技术入户”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流动工坊,增加就业岗位……

  浙江省人大代表、康奈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郑莱莉在温州深耕鞋类制造业。据悉,其企业投资运营的温州抖音电商直播基地已为许多创客提供了一个学习直播销售的平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人们在基地学习到的直播技能可以用于其他领域。”郑莱莉建议,眼下,特色产业的龙头企业们可以根据自身长处,给民众提供学习技能的平台,以此来助推共同富裕。(完)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