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51家期货公司1月份合计净利润为5.63亿元

内容摘要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本报记者 王 宁2月25日,中国期货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期协”)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151家期货公司1月份的总营收为27.61亿元,较去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本报记者 王 宁

2月25日,中国期货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期协”)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151家期货公司1月份的总营收为27.6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2.46亿元增长23%;合计净利润为5.6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0.54亿元增长942.6%。

国元期货有限公司研究咨询部负责人吴菁琛向记者表示,1月份期货公司总营收和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成交量和成交额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二是部分品种活跃度出现较大改观。例如,股指期货占全市场成交额的24.03%,同比去年增加了1.7个百分点;三是部分品种手续费减收政策调整,可参与减收政策的品种数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安粮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咨询部负责人钟远向记者表示,1月份除了市场活跃度提升和手续费政策调整促使期货公司总营收增长外,行业竞争与业务创新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期货公司通过差异化服务(如线上运营、产业客户风险管理)提升竞争力,风险管理公司的场外衍生品业务(如含权贸易、累计期权)规模逐步扩大,这些都是带动经营数据增长的原因。”

据了解,虽然今年1月份期货公司经营数据展现出较强韧性,但基于经纪业务的竞争加剧等,多数期货公司对今年重要布局有所调整,部分公司更加侧重资产管理业务和风险管理业务的展业。

金信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晓波向记者介绍说,随着今年初资产管理业务备案规则的调整,该项业务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现阶段,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在主动管理和特色化发展方面已初见成效,面对投资者日益多样化的资产配置需求,期货公司通过提供定制化、个性化服务,充分发挥在风险对冲和资产配置方面的专业优势,未来将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和长期资金青睐,为该项业务发展注入新动力。

“随着各类交易者对风险管理工具需求的增加,期权等衍生品工具应用也日益广泛。”胡晓波表示,期货公司通过丰富产品线,提供多样化的衍生品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投资者需求,可预期衍生品业务未来增长潜力巨大。对于今年的重点业务布局,公司将围绕资产管理业务和衍生品交易业务进行全面布局。

“今年看好风险管理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国际化业务发展。”吴菁琛表示,这些业务将会是多数期货公司重要布局方向。公司今年计划在资管业务和风险管理业务方面加大投入、扩充产品线。同时,通过数字化服务升级和优化线上服务,集中资源提升经纪业务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