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万定价背后的阳谋:解码汽车的非共识战略

2025年2月27日晚,北京科技园沸腾的欢呼声中,雷军揭晓了SU7 Ultra的最终定价——52.99万元起,较四个月前公布的预售价直降28.5万元。这个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罕见的定价策略,不仅让当晚直播间弹幕瞬间刷屏,更在次日引发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估值体系的重新审视。

非共识选择背后的战略定力

当友商们将智能驾驶作为高端突围的标配武器时,汽车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在长达50分钟的产品宣讲中,智驾内容仅占3分钟,取而代之的是纽北赛道7分08秒的圈速纪录、自研V12s高速电机910kW的狂暴输出,以及与中国航天联合研发的星环陶瓷刹车系统。

这种看似“反智驾”的布局实则暗藏深意。在比亚迪将基础智驾功能下探至7万元车型的行业背景下,团队清醒认识到:智能化能力正在快速蜕变为行业基础设施。正如智能手机时代通信功能成为底层标配,高阶智驾终将演变为可模块化配置的技术选项。

性能叙事重构豪华车价值体系

SU7 Ultra用实测数据打破了“豪车=大空间+智能化”的行业公式。在德国纽博格林、上海国际赛车场等全球顶级赛道,这款中国制造的电动轿跑连续刷新四项量产车圈速纪录。其采用的航天级TC4钛合金底盘护甲和自修复蜂窝陶瓷刹车片,将电动车的性能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赛道竞争力。

这种“速度崇拜”的营销策略并非偶然。雷军在复盘产品定义时透露的“对角线理论”显示,避开SUV红海转战轿车赛道,本质是对百年汽车工业规律的回归。正如上世纪美式肌肉车通过赛事营销打开市场,正试图用赛道基因重构消费者对豪华电动车的认知。

破圈之战背后的生态野望

从防晒功能出圈到女性用户占比近半,SU7系列正在改写科技产品的用户画像。这种破圈效应背后,是雷军对生态的深度整合——车载系统与米家生态的17个设备品类实现无缝互联,智能座舱可自动识别2000+IoT设备状态。这种“人-车-家”全场景联动,正在构建差异化的竞争壁垒。

值得关注的是,SU7 Ultra发布两小时即斩获超万台大定订单,提前锁定全年KPI。在50万+高端市场,此前仅有问界M9实现规模化突破。用性能叙事撕开的市场缺口,或将重塑中国品牌高端化的路径选择。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